速冻行业“第一股”思念食品拟退市

浏览量:202 作者:开云官方网站登录入口 来源: 时间:2012-11-13 【字号: 返回
    据中国食品报记者从郑州思念食品有限公司证实,该公司大股东已于本月15日发出收购要约,按照新加坡交易所规则,思念食品将在大约100天内完成私有化退市程序,创始人李伟拟买回思念。  

    说法 

  “维持上市已无意义” 

  思念食品于2006年8月在新加坡证交所上市,是国内速冻行业中第一家上市公司。近日思念食品相关负责人证实,本月15日,新加坡股市开盘前,思念食品大股东李伟及其一致行动人发出私有化要约,收购价为0.186新元/股,当天,思念食品大涨6.7%。 

  按照新加坡交易所规则,思念食品将在大约100天的时间内完成退市程序,但思念方面表示,“理论上成功与否存在不确定性”。 

  思念上述负责人表示,思念退市对投资者来说,并不是一个坏消息。 

  思念食品董事长、大股东李伟表示:“市场交投清淡,流动性差,再融资困难,这种情况下维持上市公司成本高昂,没有意义。同时由于交易量低迷,不少投资者退出困难,大股东收购给大家一个不错的套现退出的机会。” 

  李伟表示,站在资本市场的角度上,低买高卖是一件很自然的决策。现在股市比较低迷,思念食品的价值也被低估,逢低吸纳比较合算。而从另一方面说,新加坡股市流动性差,再融资能力基本丧失,这个时候,再付出高昂的成本维持上市公司地位已经没有实质上的意义。 

  记者了解到,在过去一段时间里,思念食品表现并不出色,股价一直在0.13新元/股上下波动。 

  跟国内另一食品行业巨头三全相比,思念食品去年的业绩并不尽如人意。2011年,三全食品营业收入达26.26亿元,同比增长36.55%,而思念食品营业收入18.3亿元,同比出现4.6%的下跌。业内分析认为,思念选择新加坡上市,资本市场与产品消费群体隔绝,对公司自身品牌的提升效果并不明显。 

  计划 

  创始人拟买回思念 

  思念退市后是否会转手卖掉?记者注意到,此前有传言称思念食品可能会卖给中粮或雀巢。对此,思念方面表示,上述传闻并不属实,思念创始人李伟将自己买回思念。 

  据介绍,李伟直接或间接持有思念食品46%的股份,其一致行动人持有13%的股份。李伟买回思念,只需要从市面上收购41%的股份。按照李伟及其一致行动人15日发出私有化要约时的收购价0.186新元/股计算,需收购部分价值约合人民币5.33亿元。此外加上其间发生的费用,大股东付出的成本是六七亿元人民币。 

  对此,思念方面表示,上市6年来,思念食品从新加坡股市上募集到了大约20亿元人民币的现金。 

  “在市场最高潮时上市,在市场最低迷时退市,用20亿人民币的价钱卖出,用6亿左右人民币的价钱赎回,从资本运作层面上看是成功的。”思念方面表示。 

“这次整体退市准确地说是一次大股东的私有化收购行为,是股权层面的一个变化,跟公司的运营层面没有任何关系。”思念食品副总裁贾国飚表示。 

  延展 

  私有化后仍有可能再上市 

  思念方面表示,私有化是企业的战略选择,与企业的生产经营并没有直接的联系。“在成熟的资本市场上,资本运作和企业运营是分开的,只要思念的管理团队成熟、公司治理结构健全,合法、有序的股权流转不会对企业的正常运营造成影响。”思念方面表示。 

  思念方面称,上市是思念历史上最大的一个里程碑,正是由于取得了融资上的先机,思念得以在广东、上海、成都迅速完成了全国性市场布局,在郑州建成了业内最大的工业园,品牌得到了传播和支持,营销网络的建设也更加完善。 

  成功私有化后,思念是否会在A股或H股上市?对此,思念方面表示,思念食品目前最重要的事情就是按照新加坡法律规定,完成私有化程序。然后梳理公司架构、整理公司业务,练好内功,至于未来,资本市场永远存在各种可能。 

  分析 

  食品企业退市为自保 

  记者了解到,思念并非首家拟退市“私有化”的境外上市食品企业。近日有媒体报道,本月初,在纽交所上市的飞鹤乳业也面临退市,2003年,飞鹤国际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成为中国乳品行业第一家在美国上市的企业。据报道,飞鹤董事会打算成立特别委员会来考虑私有化建议。此外,今年3月,河南众品食业也宣布了在纳斯达克退市的意向。 

  中国食品企业缘何频频从海外退市?北京东方艾格农业咨询公司分析师马文峰分析称,国内企业退市是在海外资本市场环境恶化的情况下,企业的自我保护行为。 

  “受全球经济形势拖累,企业在海外资本市场面临估值低、融资难等困境。”马文峰说,“国内一些企业在国外上市后,也会面临水土不服的问题,可能不适应国外市场环境,而退市可以避免经营成果被一些海外机构恶意收购。”据《新京报》 

文章来源:中国食品报网
相关新闻: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