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为迎接学校第三次党代会胜利召开,学校推出“话期待 向未来”专栏,从职能部门、学院班子的视角回顾近五年学校各条线、各领域发展取得的成就,展望对未来发展的期盼。本期推出各职能部门篇。
回望过去五年,党委组织部、统战部在学校党委的坚强领导下,深入贯彻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和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聚焦主责主业,凝心聚力、务实重行,奋力书写新征程上高质量“组工答卷”,为学校加快转型升级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障。我们坚持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政治任务,扎实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等主题教育活动,持续推进干部队伍系统性重塑,全面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实施抓基层党建十项行动和党建“四个融合”行动,培育创建党建“双创”项目,基层党建工作质量不断提升。加强对统战工作、群团工作的指导,成立欧美同学会,实施“青苗计划”,积极支持党外人士参政议政。
回眸过去,我们满怀成就感与自豪感;放眼今后,我们更有紧迫感和责任感。接下来,党委组织部、统战部将以学校第三次党代会为契机,围绕学校“三地四域”转型升级,统筹推进党建“四个融合”行动,发挥基层党组织在学科建设中的战斗堡垒作用,凝练浙外特色党建品牌,以高质量党建引领学校高质量发展。强化政治历练、管理锻炼、能力培养,打造一支堪当浙外转型升级重任,能引领国际知名以服务新型国际关系为特色的外语名校创建,具有高素质专业化“浙外能力”的浙外铁军。加强统战干部队伍和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画好最大同心圆,积极推动民主党派和统战团体参政议政、献言献策,共同为学校高质量发展做出新贡献。
——党委委员,组织部、统战部部长傅尧力
学校第二次党代会以来,党委宣传部自觉承担“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按照校党委“师生的精神引领、学校的形象代言、党委的喉舌强音”的工作要求,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守正创新,在扎实推进宣传思想文化工作进程中高擎思想旗帜、突出正向引领、深化铸魂育人、坚持文化浸润、加强国际传播、推进除险保安,努力壮大主流价值、传播主流舆论、涵育主流文化,学校的理论引领力不断增强、舆论传播力更加强劲、价值凝聚力加速跃升、文化服务力稳步向前、窗口影响力持续放大、安全守护力持续巩固,为学校高质量内涵式发展构筑了坚实的思想基础、有力的舆论支持和良好的文化环境。
乘风破浪谱华章,风劲正是扬帆时。学校第三次党代会召开在即,大会将擘画今后五年学校发展的战略蓝图,在这个节点我们倍感振奋、满怀期待。未来,我们将坚持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指引,牢牢把握“七个着力”重要要求,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学校第三次党代会精神,坚定文化自信、秉持开放包容、坚持守正创新,传承弘扬浙外校训、浙外精神,聚焦服务学校转型升级,满足师生精神文化需求、助力中外文明交流互鉴,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持续健全工作机制,强化精神价值引领,加强文化内涵、传播平台、工作队伍等建设,不断激发师生在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上积极探索的使命感、责任感和创造力,激励师生深入贯彻省政府与北京大学支持建设浙外的合作协议精神,为学校创建国际知名以服务新型国际关系为特色的外语名校提供强大文化软实力支撑。
——党委委员,宣传部部长、科研处处长洪明
学校第二次党代会以来,纪检监察室坚持“两个维护”最高政治原则,始终做到政治引领;坚持监督保障执行、促进完善发展定位,始终做到服务大局;坚持系统观念、一体推进“三不腐”,始终做到守正创新;坚持严的基调、严的措施、严的氛围,始终做到严管厚爱;坚持直面问题、勇于自我革命,始终做到实事求是,为推动学校各项事业健康发展提供了坚强的政治和纪律保障。五年来,纪检监察室进一步完善了“重要事项监督报备”、“科研安”大数据监督应用等平台,形成了学校数字监督新常态;完善了“1+N”常态化监督协同工作机制、纪检工作一体化机制等,构建了监督贯通融合的新格局;完善了“清廉单元”建设和廉洁文化“一院一品”培育机制,“清廉文化月”“警示教育月”系列活动精彩纷呈,增添了校园廉洁文化新亮色。
扬正气奋楫中流,担使命再谱新篇。今后五年是学校实现高质量转型升级、开启建设国际知名以服务新型国际关系为特色的外语名校新征程的关键五年,纪检监察室将一如既往当好党纪国法的维护者、清廉浙外政治生态的守护者,砥砺前行,激昂奋发,不断推进学校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以高质量的纪检工作有力有效促进学校事业发展迈上新台阶,为学校“三地四域”转型升级做出更大贡献。
——纪委副书记、纪检监察室主任顾黎明
第二次党代会召开以来的五年,是学校发展历史上极不平凡的五年,取得的成就鼓舞人心,各项事业迈上了崭新台阶。五年来,党委学工部、学生处主动融入学校发展大局,聚焦聚力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履职尽责、开拓创新、实干争先,推动思政工作呈现新气象,学生管理服务更加有力度、有温度,心理健康教育软硬件水平持续提升,优质生源提升工程、就业创业促进行动深入实施,队伍建设不断加强,交出了可圈可点的答卷。
展望未来五年,以第三次党代会召开为新起点,学校将奋力开启国际知名以服务新型国际关系为特色的外语名校建设新征程。凝心聚力迈进第三次创业,我们将积极回应学校高质量转型升级对人才培养质量提出的新要求,推动深化“五育并举”“三全育人”,着力做好学生立德铸魂工作,拓展“青年学子学青年习近平”学习教育的载体与成效,引领学生立志筑梦的价值导向和前进方向;着力助力学生成长成才,推动核心素养和能力内化于心、外化为行,用爱守护“心”世界,加强由辅导员、班主任、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组成的学工“三支队伍”建设,为学生逐梦圆梦提供更多可能、创造更多条件;着力探索学生思政工作方法路径,严在当严处、爱在细微中,将严爱有加贯穿到各项工作,提升学生获得感、满意度;着力护好学校发展生命线,创新做好招生宣传工作,促进更高质量充分就业。立足当下创造未来,浙外值得期待。
——学工部部长、学生处处长 陆卫斌
回望过去五年,党委教工部、人事处紧紧围绕学校“三地四域”战略布局,以高质量建设与学校事业发展相适应的高水平人才队伍为使命,着力做好人才队伍建设,提高人力资源绩效。深入实施人才强校战略,优化校内高层次人才体系,升级人才引育政策,全面拓宽育才、引才、聚才、识才、用才、护才之路,强化队伍核心竞争力。健全完善岗位管理制度,以推动战略达成和“实院强系”为主线,深化人事制度改革,优化人力资源配置,激发队伍整体潜能。优化收入分配结构,激发学院(部)内生动力和办学活力,提升岗位绩效产出度。强化教师思政建设堡垒,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在省内率先成立党委教师工作委员会,全力提升教师思想政治和师德师风建设工作质量。
展望未来,党委教工部、人事处将顺应学校转型升级新形势,建构权责利一致的岗位责任体系,优化基于战略的岗位管理体系,以学科建设为龙头,紧抓与北大合作契机,聚焦区域国别、国际传播、丝路电商、大运河国际研究、区域教育治理等方向,着力引育一批高层次人才,布局孵化数支高水平团队,构筑人才聚集新高地,形成“浙外成就人才、人才成就浙外”的良性互动局面,为学校实现办学愿景目标提供强有力的本体支撑。
——教工部部长、人事处处长 何伟强
过去五年,我们充分发挥党建统领作用,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在人才培养各环节不断深化改革创新,“三进”引领思政育人成效凸显,“金字塔型”专业结构日臻完善,构建起培养学生知识、能力、素养的“3+X”课程体系,课程建设及教学改革成效显著,“两通三化”实践育人体系走深走实,涉外人才培养模式不断创新。近五年培养了近万名高素质国际化复合型应用人才。
未来五年,我们将立足“国际知名以服务新型国际关系为特色的外语名校”新使命,推进与北大合作,全力打造具有浙外辨识度的人才培养体系,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具有家国情怀、国际视野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持续打造“两学贯通”特色育人品牌和“双比较融通”特色教学方法,将思想政治教育引领并贯穿人才培养全方面全过程。按照“对标一流标准、引领全国同类”定位,分层分类建强专业,使外国语言文学、教师教育、国际经贸文旅专业集群服务需求更加有力。聚焦培养目标,做精做优通专课程体系,打造校本特色金课群,重点打造一批服务国家战略、体现浙江特色、彰显浙外优势的精品课程群。迭代升级人才培养定位和体系,强力推进国际化底色工程和应用型特色工程,系统谋划人才培养综合改革。聚焦质量文化,推进质量监测评估,通过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管、以评促强,实现人才培养质量的全面跃升。努力将学科专业质量提升至全国应用型外语类本科院校前茅,形成浙江省独树一帜的涉外人才培养模式,早日成为浙江省国际化人才培养重点基地。
——教务处处长吴玲
过去五年,我们紧紧围绕“三地四域”战略目标,主动对接浙江高水平对外开放,优化学科布局,提高学科组织化程度,初步形成外国语言文学为基础、区域国别学为特色的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学科体系。外国语言文学、区域国别学、应用经济学、工商管理学(旅游管理)、中国语言文学、教育学等6个学科入选省“十四五”一流学科,其中区域国别学为省内唯一的一流学科。新增国别与区域研究中心、浙江文化“走出去”、环地中海研究院等5个省部级科研平台,有效提升了学校科研创新能力和社会服务能力,高层次科研项目、高水平科研成果及优秀科研成果奖数量不断取得新的突破。
未来五年,我们将以学科建设为龙头,围绕学校新办学定位,进一步优化学科布局,构建完善以区域国别学学科为引领,以外国语言文学学科为基础,以教育学、工商管理学(旅游管理)、应用经济学、中国语言文学等学科为支撑的学科体系。巩固多学科协调发展格局,优化学科门类布局。以现有一流学科为基础,全面整合资源,深化学科管理体制机制改革,深入推进学科、学位点、专业一体化建设,激发学科建设活力。紧紧抓住“区域国别学”这个牛鼻子,以一流学科、一级学科硕士点、省级智库建设为三大战略支点,着力打造尖峰、高原学科。围绕学科布局,推动学科团队和学术梯队的形成和优化,争取人人进学科,人人有学科方向,人人有学科归属。打造高水平学科团队,提升创新能力,实现国家级重大课题、国家级科研奖一等奖的突破,再创学术高峰。
——科研处副处长、学科办副主任 应洁琼
过去的五年,对于教育对外开放来说,是极不寻常的五年。国际处、港澳台办主动置身国家对外开放大局提站位,聚焦学校“三地四域”强布局,始终坚定信念,持续供给有效政策、链接优质资源、提升公共服务,“让每个学生都有国际交流机会”的开放愿景逐渐深入人心,开放的道路越走越宽,开放的脚步日益稳健,开放的成果层出不穷。
未来,我们将始终坚定“四个自信”,以对党和人民、对学校和学生负责的态度,依托北大优质资源,组织开展高水平国际交流与传播,做好教育对外开放三项改革。一是重构教育对外开放新格局。立足建设“以服务新型国际关系为特色的外语名校”的办学新定位,进一步校准重点区域、重点国家、重点领域、重点任务,完善升级教育对外开放的顶层设计,把浙外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交流的影响力推向国际。二是重塑教育对外开放新系统。实施浙外“塑造未来”全球发展战略,以国际化人才培养、国际人文交流、国际学术合作、国际平台创建和国际文化营造为5个着力点,通过10个计划30条举措等,重新塑造学生的未来,学校的未来以及区域发展的未来。三是重建对外开放新体制。以筹建学校首个中外合作办学机构为重点突破口,进一步紧密学校与地方政府、行业企业和国际社会的联系,进一步明确“学校-学院-学系-学者-学生”的多元主体责任,协同建立“区域战略-国际平台-校本建设”联动、校内联动破壁、国际化战略指标到岗等机制,努力实现目标、资源、管理的国际化协同。
——国际处处长、港澳台办主任陶国霞
五年来,合作处、师干训中心办紧紧围绕学校“三地四域”战略布局,充分发挥学科优势,凝练整合社会服务精品项目团队,在政府多语种外宣、城市公共服务领域外文标识翻译、跨境电商培训及县域服务、大运河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利用、地方文化赋能及国际传播策划、中小学教师培训等方面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与教育部中外人文交流中心、浙江省商务厅等17个政府机构、企事业单位建立校级合作关系,各领域校级合作项目落地生根。擦亮师干训传统品牌,与德国汉斯赛德尔基金会的合作有序开展。
在学校转型升级的关键期,我们将紧密对接服务浙江开放发展战略和“一带一路”“重要窗口”“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整合资源、凝练团队,进一步开拓社会服务市场,在开放式搭建合作平台、精准式提升合作能力、全过程跟踪合作效能方面持续发力,不断提升学校社会服务能力和社会影响力。我们将协同各学院、部门着力深化推动服务县域高质量发展、拓展赋能企业走出去的“出海”培训、打造社会服务硬核“产品”;开展有温度的校友工作,迭代优化校友服务、持续健全校友组织、稳步开展筹资拓展、逐步完善工作机制;持续发挥好省师干训中心决策咨询、组织协调、管理评价、服务指导、宣传交流、探索研究等六大功能。希望未来五年,我们的社会服务工作能有质的飞跃。
————合作处处长、师干训中心办副主任葛青青
回望过去五年,公管处立足“高效、精致、洋气”校园建设目标,努力当好浙外“大管家”,为学校加快“三地四域”转型升级提供坚实服务保障。坚持服务大局强化担当,全力推进浦江研究院建设,牵头开展绿色学校创建,学校获评浙江省节水标杆单位、浙江省能源管理工作先进集体、浙江省绿色学校(高等学校)三星等级。坚持围绕中心加强保障,完善资源配置机制,后勤服务师生满意度、资产经营公司营业额逐年上升。实施“你呼我为”服务机制,及时回应师生关切;五年来完成维修改造155项,近两年主动派单改进服务160项。
展望未来,公管处将以学校第三次党代会召开为契机,聚焦国际知名以服务新型国际关系为特色的外语名校的办学新定位,紧扣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做好“资源配置与效能升级”文章,持续构建完善“以资源效能为驱动,后勤服务与资产经营一体两翼自主运营、协同发展”的保障体系,以“公管能力”努力打赢“主动作为谋划高质量发展新空间、精雕细琢打造精致校园新形象、积极应变塑造品牌引领国际视野新概念、系统集成优化制度设计新架构、守正创新激发组织效能新合力、齐心协力推进综合服务新跃升”等“六场硬仗”,奋力书写护航学校高质量发展的“精细化、现代化、国际化”新篇章。
——公管处处长郝菲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