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转型发展,需要创新提供强劲的驱动力;实现中国梦,在科技领域体现出充分的国际竞争力,更离不开创新要素支撑。大学是培养创新人才,也是创造知识、传承文明的重要场所。在我心目中,一所好的大学,必须要有担当,通过大学环境的不断优化,持续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不久前,一位多年从事创业投资的校友回母校访问,谈到了美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最新情况,也谈到了麻省理工“媒体实验室”和哈佛大学“创新实验室”的成功探索。交谈中,我们更加深切感受到,站在国际高等教育最新发展的大背景来考察,我国高校在为师生营造良好创新环境方面任重而道远。
营造良好的大学创新环境,需要建立公正、民主的创新制度环境。制度建设的着力点主要在于完善现代大学制度即大学章程建设、制定科学有效的学术创新评价体系和建立健全学术行为准则规范等三个层次。
同济大学汪品先院士曾提出疑问:“我们用来促进科技发展的举措,有的是不是有误导性?比如在科技成果的评比和奖励中拿文章数目、影响因子作标准,将不可定量的标准定量化,这会不会鼓励‘短平快’,回避大目标、大问题?”这一疑问是对政策导向的一种警醒。学术创新应该重“质”不重“量”,一篇真正原创性高水平论文的贡献,要远远大于多篇没多少创见的平庸之作的总和。普林斯顿大学因宽容而造就了纳什这样的大师。同济大学的马在田院士同样是一个成功的典型,他生前并不追求成果数量,而长期追踪学科前沿、潜心研究,创立了在地震波偏移成像领域堪称经典的“马氏方法”,赢得了国际学界的高度赞誉和广泛引用。
营造良好的大学创新环境,需要培育积极、宽容、宁静致远的创新文化环境。也就是要着力形成积极开拓的创新文化导向,鼓励师生突破思维惯性,挑战传统观念,大胆开拓新领域,提出新理论;着力形成宽松容错的创新文化氛围,鼓励师生敢于提出新的甚至是离奇的想法并勇于探索,同时宽容地对待探索可能导致的失败,树立失败本身也是创新探索成果之一的理念;着力形成宁静致远的创新文化气候,鼓励引导师生潜心从事基础研究。
营造良好的大学创新环境,需要构建不拘一格、因材施教的创新人才培养环境。高校的学术创新与人才培养应是相辅相成、互为因果。必须坚持科研活动在大学学术活动中的中心地位,在学术创新实践中不断提升大学师资队伍的学术水平和学生培养质量。
形成创新团队人才更新和团队运作机制尤其重要。高校的创新团队应该不拘一格地选拔和引进优秀年轻人才,鼓励老中青结合,以老带新,形成人才不断更新的良性循环。形成团队运作机制,把引进人才和本土培养人才很好地融合,进而提高自主培养人才的能力。
探索和创新学生培养模式不可或缺。学生的培养忌循规蹈矩,高校应根据自身特色开展自主招生面试,选拔有潜力、能适应本校风格的优秀学生;应因材施教,鼓励不同学术观点的教授平行授课,体现教授的教学风格和学术兴趣,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批判性思维;应通过提供实验条件和开展第二课堂活动,给学生更多的自由学习、探索的机会。
营造良好的大学创新环境,需要提供公共、开放的创新空间环境。学术创新活动越来越依赖于不同学科间的碰撞和协同,高校需要构建和提供公共、开放的创新空间环境,有意识地利用空间配置来服务于创新能力的提升,推动学科的交叉和整合。
要把科普和通识教育放在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的位置,充分发挥校内各类图书馆、专业博物馆、陈列室等的储存和传播知识的作用,有条件的专业实验室面向全校师生开放,使全校形成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良好风尚和创新土壤。
要为不同学科的师生提供直接、自由的协同创新空间平台,方便开展学科交叉的创新研究。同济大学中芬中心就是这样一个实践平台,其开设的跨学科国际创新移动课堂,使来自不同学科的学生组成不同的团队,从奔赴国外的列车车厢开始,在少有拘束的时空里,共同完成企业提出的创新项目。而在平时,具有不同学科背景的教师和学生也可以在中芬中心自由形成跨学科的组合,共同参与创新设计创新研究,产生了一批既具专业水准而又极富创意的创新成果。(同济大学党委书记周祖翼)
(个人小传:周祖翼,1965年1月出生,浙江天台人,同济大学党委书记,海洋与地球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第12届全国政协委员。1984年在浙江大学地质学系获理学学士学位,1989年在同济大学海洋地质系获理学博士学位。
2002年7月任同济大学党委副书记,2004年12月任同济大学党委副书记、副校长,2007年6月任同济大学党委常务副书记、副校长,2008年12月任上海市委组织部副部长。2011年11月任同济大学党委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