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lliamhill威廉希尔官网

高教视野


国际视野下的2014中国高等教育热点



来源: 作者:编辑:fanchg    时间:2015-01-09

  刚刚过去的2014年,中国高等教育领域发生了诸多意义重大、影响深远的事情,它们以不同的方式影响着中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进程。与此相伴,中国高等教育在变革自身的同时,也在更多地参与并融入到世界高等教育之中。在这种相互影响与交织下,中国和世界的高等教育格局正在悄然变化。
  提升质量
  节点回放 2014年9月10日,国家级教学成果奖1320个获奖项目经国务院批准,由教育部向全社会公布。高等教育的两项特等奖,引起社会的关注和赞誉。复旦大学等校的“5+3”模式和南京大学的“三三制”,体现着为全体人民健康服务、为全体学生成长服务的价值导向。
  国家级教学成果奖的颁发,引发了我国高校对教学改革的再度关注,从各省教育管理部门到高等学校再到一线教师,探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改革又成为热点话题。江苏、黑龙江、广西等省(自治区)的高教学会都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主题召开学术年会,动员更多高校和一线教师积极投入到教育教学改革实践之中。
   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是高等教育的核心任务,也是21世纪全球高等教育共同关心的话题。2009年“世界高等教育大会”发布的《高等教育与研究的新动力:社会变革与发展》公报指出,“日益扩大的入学机会对高等教育质量提出了挑战。在当代高等教育中,质量保障无疑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且必须包括所有利益相关者。质量的实现既要求建立各种质量保障体系,形成多种评价模式,同时更需要在机构内部形成一种质量文化”。公报认为,“扩大教育机会必然对高等教育质量带来挑战,但确保教育质量是当代高等教育发展的重中之重”。我国为提高教育质量的种种努力,顺应了世界高等教育发展趋势,推动了我国高等教育领域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质量文化”的形成。
   近年来,世界各主要国家都在采取措施提高高等教育质量。2013年8月,美国总统奥巴马在一次演讲中把提高高等教育质量作为美国教育的重大课题,希望对美国学生和社会开展对教育满意度的评估。哈佛大学、斯坦福大学、马里兰大学等许多高校都在改革课程方案,以期提高本科教育质量,适应科技发展综合化、经济发展全球化的大趋势。德国、法国等欧盟国家,日本、韩国等也在采取措施,加强高等教育质量建设。一个共同的认识是:今日高等教育质量的竞争就是明日综合国力,特别是科技创新力的竞争。
   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关键是深化教学改革。我国落实教育规划纲要近5年来,高等教育战线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促进高等教育内涵发展,在“协同育人、资源共享、强化实践”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我们也看到,随着大学从社会的边缘逐渐走向中心,大学教学工作的核心地位却在不断被弱化。利益的诱惑和舆论的误导,大学以科研为导向、科研以论文为导向,“学术为本”取代“育人为本”,干扰了大学教学工作的核心地位。当前,我们需要再次思考“教学改革如何再升温”这一重大问题,将教学改革、课程改革、教法改革等进一步推进。只有通过所有教师认真教、所有学生努力学,并以生动活泼、丰富多样、富有效率的教育教学方式落实到课堂上和学校教育的各个具体环节中,提高教育质量才能成为现实。巩固教学的中心地位、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不能只是空喊口号,而是要有具体的措施进行保障,以有力的措施引导和激励教师真正重视教学、投入教学。
  “质量”是高等教育的永恒话题,亦是高等教育的不懈追求,期待2015年,在素质教育这一“战略主题”的引领下,教学改革再升温、教学质量再提升,使提升质量成为中国高等教育发展新常态。
   促进公平
   节点回放 2014年9月3日,《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正式颁布。这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指导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纲领性文件,标志着新一轮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全面启动。2014年12月中旬,规范高考加分和自主招生等四个配套文件出台。
   高考改革方案和配套文件的颁布对我国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促进科学选才与教育公平的统一,无疑具有重大的意义。其间,促进教育公平的施政方向是明确而坚定的。
  “有质量的教育公平”是世界各国教育发展的共同追求。联合国《世界人权宣言》明确:“人人都有受教育的权利……高等教育应根据成绩对一切人平等开放。”2009年世界高等教育大会公报认为,“在扩大入学机会的同时,高等教育必须同时追求公平、适切性及质量三大目标。公平不只是一个简单的入学机会问题——还意味着要确保学生顺利参与并完成学业的目标,同时保证学生的待遇,这就必须向贫困和边缘化的群体提供合适的财政援助和教育政策的支持”。
  中国政府历来重视教育公平问题,把教育公平作为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根据国家宪法精神,《教育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财产状况、宗教信仰等,依法享有平等的受教育机会……受教育者在入学、升学、就业等方面依法享有平等权利。”
  2014年,促进教育公平又迈出新步伐。不仅高考改革强调公平导向,而且对“贫困地区农村学生上重点高校”工作做出专项部署,要求人数再增长10%以上。“贫困农村地区定向招生专项计划”覆盖22个省份的832个贫困县,农村学生上重点高校人数比2013年实际又增加了11.4%。“支援中西部地区招生协作计划”,招生数量达20万人;28个省份解决了随迁子女在当地参加高考问题。这些实实在在的举措,使公民的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公平得到更好体现。大学生资助体系的完善和一系列促进大学生就业措施的落实,使大学生顺利完成学业和平等就业受到保护。
   中国政府在促进教育公平上的种种努力,体现着国家的制度优势,值得称道。期待2015年,高考改革和促进就业的各项政策能够真正落地,不良社会风气对教育公平的干扰日益减少,还教育以一方净土,使维护公平成为中国高等教育新常态。
   完善治理
  节点回放 2014年,38所“985工程”高校、9所“211工程”高校的大学章程已核准通过,地方高校大学章程的制定、审核工作正在紧锣密鼓地展开,中国现代大学制度建设取得重要进展。坚持和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高校学术委员会规程、理事会规程(试行)等文件相继出台。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教育治理体系现代化是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高等教育作为教育体系的最高层次,自身的高度复杂性要求加强治理体系建设;迅猛变化的社会环境、人民群众对教育发展的多元关切,更需要加快推进高等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进程。
  纵观世界高等教育,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其改革的重点之一也在于治理政策的调整主要趋势表现为国家的管控要得法,大学的自主要适度,市场力量要更多引入,并且期待大学与社会有更多的合作。在高等教育治理现代化进程中,世界各国高等教育治理既表现出全球同质化的一面,同时又因各国文化传统、政治体制以及经济社会发展所处的不同阶段而呈现出多样性,即所谓的“同质异形现代化”。但无论采取何种治理模式,建立政府、大学、社会相互制约、协同发展的新型关系、提升大学内部治理能力是大势所趋。
  在世界高等教育背景下考量中国高等教育治理体系建设的进程,中国无疑是动作力度大、步子迈得快、“蹄疾而步稳”的国家。30年前,中央决定启动教育体制改革,颁布了《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30年来,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取得了重大突破,面貌为之一新。一位美国学者在研究了一批国家的教育改革后认为,在中国,政府发起的教育改革能够迅速实施,而在印度、巴基斯坦等国家,情况则不同,很多政策建议因为制度的沉疴而鲜有落实。2015年是《决定》颁布30周年,总结经验,推动全面改革再深入,特别要在四中全会精神的推动下,注重以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加快健全教育法律和制度建设。期待2015年,进一步推进高等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使完善治理成为中国高等教育新常态。
  中国道路
  节点回放 2014年5月4日,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北京大学时指出,“办好中国的世界一流大学,必须有中国特色”;教师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师范大学与师生代表座谈时,希望广大教师“为发展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现代教育,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做出更大贡献”。
  总书记提出的“办好中国的世界一流大学”“发展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现代教育”,对教育战线提出了殷切的期望,这不仅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要求,也是中国和平崛起的要求。中国的世界一流大学建设、中国高等教育的未来发展应当重视其世界性特征,更应光大其中国特色,弘扬中国的核心价值观,走中国自己的发展道路,服务中国人民和中国发展,推动人类共同进步。
  世界教育史证明,不同国家之间由于社会制度的不同、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不同以及文化传统的差异,使得它们在选择教育发展模式、教育发展路径上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并由此逐渐形成了各自的特色。在世界上就曾出现过英国模式、德国模式、美国模式,等等。这些模式符合它们各自的国情,自有其本国特色。正如耶鲁大学原校长莱文所说,每一种教育模式都具有文化的适应性,一个国家的教育模式要与文化相适应。很显然,教育的本国特色不仅是客观存在的,而且是应该追求、坚持和发扬的。
  完善和发展高等教育的“中国道路”必须传承中华文化血脉、扎根中国现实大地、坚持中国特色理论,走中国特色道路、服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当然,走好“中国道路”也必须具有国际视野,认真吸收世界上先进的办学治学经验,与世界各国“互学互鉴”。在当今世界,夜郎自大、孤芳自赏要不得,失去自我、照搬照抄也不行。国际化和中国特色都是高等教育的“中国道路”所必需的。期待2015年,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中国道路”越走越宽,国际影响越来越大。
  岁末年初,在国际视野下盘点中国高等教育的热点问题,将带给我们一些思考与启示:中国高等教育是世界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些热点问题虽发生在中国,但它的影响是广泛的、深远的,具有世界性;中国高等教育所探索的“中国道路”既是中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经验的总结和升华,同时,它也顺应了时代发展的要求和世界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是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普遍规律与中国国情相结合的具体体现。面向未来,发展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现代教育将是我们的不懈追求。
(作者:瞿振元 系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会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