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lliamhill威廉希尔官网

浙外新闻


【浙外故事】助力“中国审美”实现“国际表达”,这是浙外人的“宝藏”故事



来源:宣传部;西语学院;英文学院;浙江日报 作者:编辑:郑周璇、姚祥燕时间:2024-03-14

“1271年,17岁的马可·波罗跟随父亲和叔父,踏上古丝绸之路,穿越中国,开启了一次长达18年的文明之旅。1279年,马可·波罗来到当时被称为‘行在’的南宋古都杭州,赞誉杭州是‘世界上最尊贵、最富有的城市’……”全国两会期间,由浙江广播电视集团出品,威廉希尔官网与浙江卫视、浙江大学共同制作的三集英语纪录片《宝藏》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CGTN纪录频道、浙江卫视、学习强国平台、Z视介客户端等平台火热播出后,引起了海内外网友的广泛关注。截至目前,关于《宝藏》的节目话题、短视频全网总曝光量达1500万次,#揭秘国宝级名画数字化拍摄背后的故事#登陆抖音实时上升热点。

《宝藏》分为《汇聚》《赓续》《弥新》三集,纪录片依托国家级重大文化工程“中国历代绘画大系”的成果,在中文版纪录片《盛世修典》基础上,以海外受众可理解、可接受的方式探寻中国审美的国际表达之路,呈现中国绘画艺术的历史发展脉络、艺术精神传承和绘画中蕴含的中国价值观,并在文明交流、文明互鉴的理念下观照人类共同价值追求,彰显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中国气派。

《宝藏》播出画面

很多人可能会认为,《宝藏》的制作只不过是一个翻译问题,有了《盛世修典》中文版的基础,译制工作应该不难,其实并非如此。为了更有效地讲好中国故事,做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国际传播,这要求在纪录片的叙述方式、传播重点、话语策略等方面做出较大的调整,在文明交流互鉴上增加不少内容。学校高度重视“中国历代绘画大系”出海工作,举全校之力深度参与该项目,积极助力“中国历代绘画大系”的阐释、利用、研究。学校由副校长、党委委员毛振华总协调,组建了一支区域国别研究功底深厚、多语种翻译经验丰富的中外教师团队。由西语学院牵头,英文学院、浙江文化“走出去”协同创新中心共同参与推进该项目。

就在这部别具匠心的《宝藏》背后,有这么一支浙外的“宝藏团队”,他们夜以继日、通宵达旦,以浙外能力展现“中国审美”的“国际表达”,助力“宝藏回归”、“文化出海”。

从《盛世修典》的总撰稿到《宝藏》的总撰稿,西语学院院长范捷平教授与“中国历代绘画大系”有着不解的缘分。早在撰写中文版纪录片解说稿时,他就已开始构思海外版纪录片的内容。在他看来,国际传播的重心在于习近平文化思想传达与文明交流互鉴,要在中国审美的基础上注重国际表达,“中国历代绘画大系”就是中国文化最好的国际传播载体之一。

总撰稿范捷平教授(中)和团队在工作中。

“国际传播并非简单的语言转换,它是一种传播学意义上的科学行为。”范捷平教授认为,纪录片的国际传播要重视话语策略,要瞄准特定的对象国,针对不同意识形态和文化背景的观众在叙事策略、内容形态、故事结构等方面进行区域化、分众化表达,以求达到精准传播的目的,我们只有尊重国际受众的文化特点、思维方式和话语习惯,才能讲好中国故事,抒发家国情怀,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魅力呈现中国式现代化的进程,这是撰写纪录片《盛世修典》和《宝藏》两个脚本的不同之处,也是《宝藏》脚本撰写的主要任务。

在翻译纪录片的英语名时,范捷平教授和总校审、浙江文化“走出去”协同创新中心主任赵伐教授反复斟酌,最后将《宝藏》翻译为“The Journey”,表达“中国历代绘画大系”的编纂和传播是一场“文明之旅”。《宝藏》的定位是文明交流与互鉴,“大系”团队走遍世界各地“数字化”汇聚国宝明画、赓续文脉、让千年古画在今天中国的文化生活中“活起来”,也同样蕴含着文明之旅的意义。“我们在纪录片中使用了许多符号,如‘大系’团队拿着箱子在世界各地的图像、高铁飞驰的图像、飞机的图像,这都是在表达人类文明相互交融的‘旅行’。”

但是短短三集的纪录片,是讲述国宝的故事,还是讲述“大系”的编纂?是回忆过去,还是呈现当下?最终,制作团队找到了适合海外受众理解的叙事策略——把“中国历代绘画大系”团队踔厉前行的脚印、国宝与国家的命运、传统绘画中蕴含的中华文脉和中华民族特有的价值观、“大系”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发挥的作用等诸多诉求,古今汇通、中外互融,像“梳辫子”一样交错编织在一起。提及纪录片中的巧思编排,范捷平教授的脸上满是自豪。

译配工作作为国际传播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包括翻译、配音等环节,译配的能力和水平直接影响受众对作品的理解,决定作品的传播效果和影响力。

“影视翻译非常有挑战性,首先要吃透纪录片的内容,把握叙述节奏,再用英语对其进行恰如其分的创译。”赵伐教授说。为了吃透原文,他反复观看原片,到了耳熟能详的地步。团队先安排翻译专业功底深厚的老师进行初翻,再由英语外教进行初次校审,最后由他负责总校审,以此确保创译质量。团队里,英文学院的辛献云、周静、王璟三位老师分别担任每一集的英语翻译,英国籍外教、中国语言文学博士后Aaron Kalman参与校稿,丁欣如老师参与中英文字幕校对,楼翎老师担任英语版宣传片的解说。

总校审赵伐教授(左一)和译制团队在工作中。

“为了让翻译作品更容易被海外受众接受,我们对文稿进行了创造性翻译。”赵伐教授表示,汉语比较精炼,短短几个字就能表达丰富的意思,但如果用英语完整传达汉语的意思就显冗长。纪录片作为影像、声音、文字的多模态类型,文字翻译应与其他表达方式有机结合,在能够传达原文核心信息并能激发国外受众兴趣的前提下,团队对文稿进行了创造性翻译,整个台本数易其稿,足足打磨了3个月。

在英语版译配项目负责人、英文学院王璟老师看来,国际传播固然离不开翻译,但更要注重文化交流与传播的方式方法。“纪录片是由图像、文字及声音等符号构成的多模态文本。翻译时,译者需要充分认识多模态文本的图像叙事、视听叙事以及超文本叙事的不同属性,仔细分析文本内各符号的独立意义与符号间的交互意义,力求既能传递原文本精髓,又能充分观照跨文化差异下的受众阅读习惯。”这次翻译经历,不仅加深了她对翻译本质的认识,也让她对AI时代的翻译有了深刻认识:“译员需要具备更扎实的翻译专业能力和国际传播能力。”她认为,时代对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打通翻译学和传播学之间的壁垒,培养学科交叉型的国际传播人才,注重培养人才的跨文化交际能力、翻译能力、全媒体采写能力、中外文化分析能力等综合素养,使其成为能讲好中国故事的全要素专业人才。

除了英语翻译,配音也是《宝藏》“出海”成功与否的关键。Aaron Kalman老师还参与了配音工作,他对每一句解说词都要反复推敲其内涵,仔细揣摩文字蕴含的语气和情绪,还要控制好发音口型。“参与《宝藏》解说,不仅让我看到了辉煌的中国历史,更看到了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我特别喜欢节目当中展现的中国建筑,比如北京故宫、云冈石窟,它们不禁让我们联想到那个辉煌的历史阶段和精彩的艺术作品。”不仅Aaron Kalman老师对纪录片赞不绝口,连他的很多朋友都说这部片子“太精彩了,好得unbelievable(不可思议)”。

当前,学校锚定国家、浙江、社会需要和人民期盼,深入谋划学校转型升级,提出了创建国际知名以服务新型国际关系为特色的外语名校的战略构想。面对学校新的发展使命,赵伐教授认为,学校团队参与《宝藏》的国际传播是浙外全新办学定位的一次有意义的成功尝试。服务国际新型关系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国际传播,浙外在国际传播领域大有可为,也有能力承担起国际传播重任。他建议学校构建以国际传播为导向的复合型人才培养课程体系,找准有效的国际传播载体,积极搭建国际传播IP的创研平台,打造一支高水平国际传播队伍,创作和翻译更多吸引全球目光、更能引起情感共鸣与认同的国际传播作品。

“将中国故事进行国际传播,这是外语类高校责无旁贷的使命与责任。‘合作共赢’是新型国际关系的核心理念,我们要发挥多语种优势,助推人文交流与民间外交,全力放大国际传播势能。”范捷平教授说。目前学校正加紧推进《宝藏》的德语、西班牙语、俄语等版本译制,预计将在今年上半年通过央视频道向全球传播。

参与德语版翻译的西语学院张硕老师看完纪录片后表示,从纪录片中她不仅感受到了中国传统美学的博大精深,也让她对中国文化有了更深的认识,她希望纪录片可以走向更多国家,让世界一同感受中国艺术的独特魅力。西语学院俄语专业的劳灵珊老师为浙外学人们的拼搏努力而感动,纪录片《宝藏》展现了浙外学人为中国文化探寻国际表达的不懈努力,也为谱好这首中西文明互鉴的交响曲做出浙外贡献。西语学院的甘甜老师是西班牙语版本译制的主要负责人之一,她说英语版的成功译制为《宝藏》的多语种版本提供了许多借鉴和参考,西班牙语版本是对外讲好中国故事的一次跨文化传播实践,通过参与翻译,对纪录片的体例和制作有了新的认识,在学校专业团队的指导下,她对西班牙语版本的出品充满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