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开展好党史学习教育,实现“十四五”良好开局,激发全校上下深化对学校战略规划的系统思考,统一思想认识,凝聚发展合力,由宣传部、战略处牵头组织开展了【凝聚共识 奋进“十四五”】访谈活动。
新发展阶段 新发展理念 新发展格局
——校党委书记宣勇访谈
张传峰(以下简称“张”):宣书记,您好!今天对您做访谈,是受到您《回望——大学校长口述》一书的启发。访谈的主题是: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谈一谈学校是如何进行“十四五”战略谋划的?
宣书记(以下简称“宣”):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十四五”开局之年,是学校落实巡视整改、系统推进改革、开展好党史学习教育的关键一年。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全校上下要统一思想、凝聚共识。通过访谈挖掘规划背后思考的过程,有助于大家加深认识和理解,我觉得非常好,很有意义。
共存,兼修,并重
张:先请您谈一谈对学校新发展阶段的判断。
宣:关于新发展阶段、新发展理念、新发展格局,习近平总书记有精辟深刻的论述,具有方法论的意义,对我们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进入新发展阶段、围绕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是由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理论逻辑、历史逻辑、现实逻辑决定的。进入新发展阶段明确了我国发展的历史方位,贯彻新发展理念明确了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指导原则,构建新发展格局明确了我国经济现代化的路径选择。学校发展路径也是如此,我们学校的发展也有理论的逻辑、历史的逻辑、现实的逻辑。新发展阶段就是判断我们学校所处的历史方位,新发展理念就是明确我们学校发展建设的指导原则,构建新发展格局就是我们学校发展的路径选择。
学校的新发展阶段可以从几个维度来判断。第一是新的发展基础。威廉希尔官网办学66年,转型改制11年,经过10多年的本科教育,我们现在的人才队伍建设、专业建设取得的成就等,就是我们的新发展基础。在新发展环境下,国家的发展要求、浙江省的发展要求,给我们提出了新的发展任务,在新的任务之下,我们有新的发展主题。
张:您认为这样的发展阶段有什么特征呢?
宣:这是学校首先要回答的重大问题,也是国家发展、高等教育发展和浙江的区域发展对我们提出的要求。学校目前发展阶段,我认为最大的特征就是共存、兼修、并重。
所谓共存是指全日制本科教育和成人教育两种不同的观念共存。我们从成人教育转型改制到教学型本科高校,原来的观念和转型期的观念存在矛盾冲突和共存。在下一步的发展中,我认为要十分重视怎么实现观念转变和怎么破除观念的冲突与矛盾。
所谓兼修是指外延式发展和内涵式发展的内外兼修。外延式发展阶段的特征是依赖小部分人就可以推进并带动发展。而内涵式发展必须依靠所有的人共同努力,内涵发展跟每个教师都紧密相关。过去外延式发展的特征是点式发展,现在内涵式发展是全面发展、整体发展、系统发展。现在所有人都要从裁判员、评判员、看客下到运动场,大家都是运动员,都要跑起来。外延和内涵兼修的时候,如果两者关系处理不好,老师们还是保持着发展与自己无关的心态,跟外延式发展一样,等着搭车共享,那内涵式发展是实现不了的。内涵式发展更讲究全员上阵,对我们的政策制度设计要求更高了。
所谓并重是指教学和科研并重。教学和科研的关系,是高等教育中一对经典的关系,这对关系的争论也一直没有停止过,各有各的看法。从高等教育自身发展的历史逻辑来看,它确实是先有人才培养后有科学研究,这已经被历史被实践证明了。一个学校的人才培养质量、学术声誉要上去,最终要依靠科研。教学、科研并重的时候,我们是会有阻力的。我们要打破三堵墙,第一是要打破校内和校外的墙,要开放发展;第二是要打破学期和假期的墙,假期是做科研最好的时期;第三是要打破课内和课外的墙。这是教学型高校过渡到教学科研并重型高校的必经之路。这三堵墙不破,我们的教学改革、教师科研是提不上去的。
观念共存、内外兼修、教研并重都是一个博弈的过程、拉锯的过程。两者是一对范畴、一对矛盾。新发展阶段下,怎么去处理好这个矛盾,是我们要着力思考的。我曾戏说,浙外改制转型11年,正好是青春期,青春期是叛逆的时候。同时,我们建校66年了,正好又是更年期,更年期的所有症状我们也会有。两期叠加,不管哪个期,浙外都处在一个非常关键的时期。为什么这么讲?最近大家越来越感觉到,我们学校在浙江是大有可为的,浙江的发展对我们有旺盛的需求、有很高的期待。目前我们在学术上的竞争力还不够,满足浙江需求的能力还不强,所以,我觉得新发展阶段一定要判断清楚,要给大家讲清楚,要形成共识。特别是我刚才讲的内外兼修的过程当中,理念一定要转过来,发展要走向全面系统,内涵式发展是全员的事。浙外每个人都有责任促进内涵发展,学校要整体提高。这些判断有助于我们在学校发展过程中理清关系。
创新,开放,协调,共享
张:您对学校新发展阶段的分析很到位,也很有启发。那么,您认为我们在“十四五”发展过程中,应该如何贯彻新发展理念呢?
宣:理念是行动的先导,一定的发展实践都是由一定的发展理念来引领的。发展理念是否正确,从根本上决定了发展成效,甚至成败。关于新发展理念,总书记讲得很好,我们要深刻领会。要把应该树立什么样的发展理念搞清楚,发展理念是战略性、纲领性、引领性的东西,是发展思路、发展方向、发展着力点的集中体现,发展理念搞对了,目标任务就好定了,政策举措也就跟着好定了。这就是我们的基本遵循。我们应该把握新发展理念,结合高等教育和浙外实际,提出我们的理念。下面,我着重讲讲创新、开放、协调和共享这四个理念在我们学校应该如何贯彻。
创新。创新对任何组织都是非常重要的,“唯创新者进,唯创新者强,唯创新者胜”。新的发展阶段一定会遇到新的发展问题、新的发展任务,面临新的发展环境,一定要通过创新来求得发展。创新不仅仅是指科技的创新,还有制度的创新。浙江改革开放的发展史就是一部鲜活的丰富的深度的创新史。我们学校当下的发展特别需要有创新的理念以及创新的精神。创新不是乱创,创新要分析,要抓牢本质,抓住矛盾主要方面,用新的方式去解决。所以领导干部要想招,要有关键的招,解决问题的实招、好招。
开放。改革开放改变了中国。开放涉及系统论中最精髓的东西。开放,系统才有活力,才知道系统价值在哪里,才知道社会需求在哪里。作为一个由计划经济体制下的成人教育转制的高校,我们要树立开放的理念,我们要主动对接社会需求,如何在满足社会需求、兼顾利益的同时,实现价值和获得发展。我一再强调,一定要对接浙江省的需求,避免人才培养与社会行业的脱节,避免学术的自娱自乐,才能体现我们的价值所在。价值是什么?哲学上说,是指客体满足主体需求的属性。在社会大系统中,学校是一个子系统。教育的功能、大学的功能是由大学的属性决定的,大学的属性能满足社会需求,这个大学就有价值。作为教师,提供的课程能满足和促进学生的成才成长,科研成果能满足和促进社会的进步和需要就越有价值。只有开放办学才能实现与社会的信息、物质、能量交换。学校办学需要资源,需要社会支持,这种支持是双赢的。一方面,我们贡献了改变社会的力量,人文社科领域就是思想的力量、人才的力量;另一方面,有作为才有地位,才能得到更多的支持。所以一定要让系统开放,充分实现大流量的信息、能量、物质交换。否则学术声誉和社会影响力很难提升。只有选择开放,不断满足社会需要,实现我们的价值,才能取得发展,才能形成良性的互动。
协调。协调实际上就是系统之间的协同。我多次讲过整车概念,学校也一样,也是一个整车。我们提出的“浙外三地”,就是浙外这辆整车的功能。大学有三大功能,首先是人才培养,好的人才培养需要科学研究,科学研究要围绕社会服务,满足社会需要。所以说,这三个是协调的、协同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这三个功能不是孤立的,而是一个整体,反映一所学校整体的功能。这些功能的实现,在校内是通过不同的子系统来体现的。学校内部有学术群体、行政群体、后勤群体、教辅群体;学校的组织结构中有学校、学院、基层组织、学科,有人说学校是不同社群的组合。尤其作为一个新的发展中的学校,我们资源有限,特别需要强调协同、协调。部门与部门之间的协同,学科与学科之间的协同,教师与教师之间的协同,我们需要认真思考、换位思考如何在资源稀缺的情况下协调的发展。后面的改革实际上是要解决协同的问题,通过协同让系统功能最优、资源利用最优。
共享。我经常讲这个观点,学校的发展教师要有获得感,学生要有获得感。学校的发展取决于学术的发展,学术的发展最后要反馈到学生身上,学校的发展要让教师学生有获得感。学校发展了,而学生没有获得感,这肯定不行。发展的目的是什么?大学发展怎么来体现它的成果?这个需要认真思考。比如:学术发展教师怎么共享?实际上就是一个学术平台的问题、学术资源丰富的问题。要为教师的学术职业成长提供更好的条件,让更多的教师来共享学校发展的成果。这就是共享理念,一定要明确我们发展是“为了谁、为了什么”的问题。在浙外要让教师爱学生爱学术、学生爱学习爱学校成为风尚。
战略,组织,队伍
张:学校如何构建新发展格局,这是师生们普遍关心的问题,也是您考虑最多的问题吧?
宣:是的。“十四五”规划描绘了学校发展的愿景目标。格局实际上是一种状态,就是我们形成了一种什么样的办学状态、什么样的目标。这个目标我们的党代会已经非常明确了,在一个总目标之下,我们提出了“三个地”:浙江省国际化人才培养的重点基地,服务浙江开放强省的智囊高地,浙江国际文化教育交流的重要阵地。这些是定性式的整体状态。在“十四五”规划中,我们初步确定了4个重点领域12个优先主题,把这个状态进一步具体化了。重点领域的选择追求的是威廉希尔官网在服务浙江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不可替代性,体现了三条原则:一是在学科上在省内高校中能够领先,二是在应用上在行业中能够有引领力,三是我们有自身发展的良好基础。
要形成新格局,首先要形成一个战略系统,我们的战略规划本身就是个系统,由功能定位体系、资源支持体系、保障体系构成,实际上它形成了一个战略规划的系统,这个系统回答了我们怎么形成一个新的发展格局。
第二个是组织形态。组织优化,结构重组,结构是跟着战略变的,组织有什么样的功能,有什么样的目标,我们就需要有什么样的结构去实现它。为什么要进行组织变革?为什么要进行治理变革?是因为我们的目标变了,我们的组织效率效能还不够,积极性没有充分的调动,缺乏发展的动力。我觉得在这样的一个历史阶段,我们全校上下要有一种历史的使命感,不能够错失这种历史机遇。当然我们是做增量的改革。怎么改?那就涉及到改革理念的问题。改革是利益的调整、格局的调整、权力的调整,那么怎么调整?实际上是一个价值取向问题。改革要有变,但也有些不变的东西。改革当中要坚守的,是大学的基本规则。第一,教育性始终不能变,大学是培养人才的地方,改革一定要有利于人才培养;第二,学术性,大学是一个学术机构,改革一定要促进学术进步和发展;第三,开放性,改革、开放是相辅相成的,改革必须要通过开放才能完成;最后一个民主性,大学是一个民主机构,师生是主体,要以师生为中心,一定要体现师生的利益。我们改革的价值取向是“学生为本,学者为重,学科为基,学术为要”。这个价值取向应该成为大家的一个共识、一个基本遵循。理念认同很重要,一定要让我们的教师们、干部们、员工们明白,我们改革是为了什么?大家认同了这个价值取向,思想高度统一,这样才理解改革的政策、举措。习近平总书记讲“国家发展依靠谁?为了谁?”我们也要思考“改革依靠谁?为了谁?”改革到最后是会有利益格局调整的,所以需要学校各类群体理念一致,志同道合,确立共同的愿景,共同的理想,这个很重要。
第三是队伍建设。人是最宝贵的资源,事情是靠人来做的。这个队伍包括干部队伍和人才队伍。中层干部队伍当中一定是要政治坚定、富有朝气、敬业奉献、有专长的。我们浙外需要一支适应新阶段发展、新发展格局的中层干部队伍,我称之为“浙外铁军”,这是我们这次干部换届要达到的,这是我们的关键少数。抓住了关键少数,学校事业就有未来。我们要进行岗位聘任,通过岗位的科学设置,以事设岗,以岗择人,真正走向岗位管理。所有岗位的职责都要体现出学校的战略意图、战略目标、战略任务。岗位的聘任要促进学科的组织化,有助于做有组织的科研,避免散兵游勇式的师资队伍建设。
未来发展格局当中,我们要真正形成一个战略中心型组织。我们的人财物各类资源的配置都要围绕着学校的战略,这样治理效能、治理效率就高了,学校的治理水平就高了。我们这次就是下个决心,通过系统改革,把整个学校从战略到组织再到资源这个系统给它理理顺,就是从战略出发,到组织变革,到队伍整合,把它逻辑化,成为相互联系的一个整体,这样,就能实现学校“十四五”发展的良好开局。
张:感谢宣书记,今天的访谈真是一场思想的盛宴。听了您对学校发展战略的全面阐述,让我们更明白了“十四五”规划的历史价值,更清晰了系统推进改革的思路举措,我们对浙外的发展充满信心。非常感谢!
(说明:宣书记两个多小时的访谈内容非常丰富,这里精选了战略谋划方面的内容。)